| 企业文化

职场圣经 0002--支持您的上司

在部队里,只有军官下了命令,所有士兵才能行动;而在企业中,大多数情况下,必须依赖员工的自律
    因此,在日常业务中,就算没有主管的特殊指示,你也要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。而且,除了主管布置的任务,还应该尝试着对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。假如你是认真地对待工作,就一定可以思考出一些意见来,并主动把它告诉主管。换句话说,就是不要做坐等上司指示的傻瓜,而要走在工作前面,主动提出工作计划。这样,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,并有力地支持上司的工作。
    在提出计划之后,还要努力劝说主管切实实行计划。当上级采纳了你的提议之后,你还要考虑,在实行中还需要哪些协助或者动用什么资源。
    所以说,支持上司,就要站在上级的立场来看问题。比如,在提意见或者提出计划之前,一定要从上司的立场或角度来考虑。此外,还要了解现在上司正在关注一些什么事,最好能够适时就主管目前困扰的事情提出自己的想法,即便不成熟,上司也会仔细倾听的。反之,假如是上司毫无兴趣的事情,那么,不管你的见解如何精彩都不可能引起他的共鸣。
    在你请示上司要如何处理某件事情时,可能上司会反问你:“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?”这时,你会不知所措吗?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就表明你还没有仔细思考这个事情。因此,在向上司请示的时候,一定要先想好自己应该如何做,要心中有数,胸有成竹。 
    在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前,还应该汇集相关的正确的资料情报,对它进行分析整理,这样,才可以得到上级的认同。有的时候,可能自己苦思冥想出来的应对方案被上司否决了,但是,你不要因为这个就放弃自己的思考。不管怎样,都要提出自己的想法或方案,再和上司的相比较,检查一下自己还有什么不足之处。
    此外,也不要在提出方案之后就把结论扔给上司,也不提供任何正确而可靠的情报,或者武断地认为,只有自己的方法才可以解决问题,别人的方法一概不行。因为,最后作决定的毕竟是上司。
    不过,你也没必要一味地服从上司的指令。在上司的判断或指令有误时,在维持双方正常关系的前提下,你应该把自己的看法一清二楚地告诉上司,以纠正他的错误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尽管上司是作最后裁断的人,但是,独木不成林,他也需要别人的帮助。指出并纠正上司的错误,这是对上司的重大支持。
    当然,也有这种情况,就是虽然认为上司的想法不对,但由于情报不足而不能提出肯定的反对意见,这时,你可以暂时服从上司,但还是应该先作好应对的准备,以防万一如果他能做到这个程度,就一定可以赢得上级的信任。
    有人曾说过,所谓优秀的职员,就是可以让上司愉快、轻松的职员,而所谓不良的职员,就是使上司劳累、加重负担的职员。这真是一语道破本质。优秀的职员可以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事。某些时候,当主管命令你做某种相对来说比较困难的事时,你可能会说:“这事情很难做,我做不成。”或者,把做不成的理由一条一条地列出来给上司看。然而,不管你的理由多么有利,这都不应该成为你的工作态度。最重要的是,到底有没有方法把事情做好。一开始就说不成,无异于不战而降。这样的话,以后就很可能会一事无成。
    如果你接受了挑战,但尝试之后失败了,这该怎么办呢?这个时候,你就要勇敢地去剖析失败的原因,而不能总为自己辩护。从表面上看,自我辩护的人好像是可以混水摸鱼、蒙混过关,但实际上,这不过是暴露出他们无能的丑态。因此,不要总是原谅自己,而要多考虑以后应该怎么做才是可行的。这样的话,在锻炼自己的同时,也是对上司的一种有力支持。
    要想有效地支持上司的工作,就要快捷而灵活地理解主管的意图。
    会办事与不会办事的人的区别就在于理解力,在于接到任务时,是否能够快捷深入地理解工作和上司的指示,是否具有闻一知十或者说举一反三的能力。也就是说,成败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灵活的理解应对能力。
    在授课时,老师的进度计划必须以大多数学生的接受程度为基础。一个五十人的班级,要以其中四十人左右的理解水平作为教学计划的根据。即使无从照顾到前面那些优秀学生的要求,也要以大多数学生的需求为中心。
     然而,在企业界就不同了,只有能力高的人才能领导企业的业务推广。如果下面都是些平庸的员工,公司就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出类拔萃,更不要说长远发展了。即使有人说:“我的理解力不行,希望大家能够多给我些思考的时间”,也绝对不会有人因此而放慢步伐。公司的运转必须是以聪明人为基础,这样才会不断前进。
    那么,如何才能快速理解上司的指示,之后又迅速付诸行动?如何才能揣摩出上司的真正意图?很多人之所以被上司责骂,主要原因就是事前对工作不够了解,以至于积压到后来无法解决。任何明智人上司都不会以骂人为乐。如果工作顺利完成,甚至超额完成指标,上司高兴都还来不及,怎么会骂人呢?但是,如果下属对上司的指示似懂非懂,对上司交待的任务敷衍塞责、草草了事,以至于影响到整体的工作进度,那么不管上司以前的脾气、涵养有多好,都会勃然大怒,训斥下属的。那些极少受上司训斥,甚至从未受到上司指责的人,就是能够洞察上司的意图,从而能够干脆利落地把任务完成。
    在日本,有位世界级的马拉松选手,有一次,他接受某著名报社的专访:“在你训练时,有没有因为某种原因而被教练训责?”     他的回答令所有的人都深感意外:“我从来没有挨过教练的骂。”
    为什么呢?他的解释是:“因为在训练时,我总能够正确判断教练的意图,所以就从未挨过骂。”
    这才不愧是世界级选手。如果事事都要教练千叮万嘱、左右解释才能够明白,而且明白之后又不能保证会立刻去做,这样的运动员是不会成功的。有些人之所以说他们是天才,绝不仅仅是说他们的体力和技术是超一流的,更重要的是,他们的理解力,他们的灵活度,这些都是百里挑一,千里挑一,甚至万里挑一的。
    我有位朋友,他是某剧团的导演,每次指导团员排演时,他都是一丝不苟,但也总听到他骂个不停,连在一旁观看的人都能够感觉到他心中的焦躁。我不懂戏剧,但是,我这位朋友平日里待人相当宽厚。我想,在排演时他之所以盛怒难忍,恐怕就在于剧团的团员的理解力不够吧。
    就企业界而言,那些经常被主管批评的人是很难成为一流的企业员工的,至少,这种下属在工作上是不会一帆风顺的。
    当今社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、日益复杂的时代。在这个变化非常频繁的时代里,如何应对突变事件的理解力、判断力,即所谓的灵活和敏捷,已经成为适应时代的必要条件。
    那么,如何才能使自己变得灵活敏捷呢?
    这就需要经常思考工作中的一些问题,比如,目标是什么,要怎么做,问题出现时要怎么处理,放弃这个工作又会怎样,这件事成功之后,下一步该如何打算?像这些问题,应该经常在脑海中仔细思索。如果平时能够时时思索这些问题,那么,当你碰到相应的事情需要处理时,自然会胸有成竹,得心应手,工作时也自然会灵活敏锐。一般企业界的所谓灵活敏锐,实际上都是依靠自己平时的努力和自我调适学习而来,而那些平时灵敏度不够的人,一般来说在平日的工作中也是敷衍了事。
    那些优秀的上司平时脑海里思考的不外乎如何处理各种事情,也就是处理事情的模式,比如,这个工作如果出了事该如何解决?如果乔治先生不能把那件事办好的话,由谁接手好些?这就是在思考下一步的对策。换个角度来讲,那些灵敏的下属就是可以随时随地掌握上司的处理事情的模式的人。聪明的下属不会傻乎乎地问:“假如这个办法行不通,下一步应该怎么做才好?”而是胸有成竹地建议:“那个方案已经被事实证明行不通了,您看这个方案如何?”
    在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前不仅镇定自若,而且想好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,对这样的下属,上司还会有什么意见呢?其结果当然是,“OK,这件事就全权委托给你办了。”工作做到这个地步,一定会越做越有意思,稍假时日,这样的下属一定会成为明星级的员工了,不管什么样的上司,当然都希望自己既能当“甩手掌柜”,下属又能出色地完成交待的工作任务。